FASTNAVIGATION
快速导航

电话:0311-86020020 85026333
手机:18931111912 / 18832189977
邮箱:1693868882@qq.com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华路66号(原省政府对面)
密码破译者:西柏坡党校里的初心解码人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5:27 浏览:37西柏坡党校的教室里,第一组初心密码是"两个务必"——"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"。这简单的二十八个字,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的警示。在西柏坡时期,革命胜利在望,共产党人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今天,当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时,"两个务必"的密码提醒我们:成功时最需谨慎,胜利时最需清醒。西柏坡党校的教员们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、一件件实物展品,向学员们展示着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在简陋的土坯房里运筹帷幄,如何在艰苦条件下保持昂扬斗志。这种反差强烈的现场教学,让"两个务必"不再是抽象的口号,而成为可触可感的行动指南。
西柏坡党校的院落中,第二组初心密码是"赶考"精神。1949年3月23日,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,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:"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。"这一比喻生动揭示了共产党人面对执政考验的自觉与警醒。在西柏坡党校的体验教学中,学员们重走"赶考路",在行走中思考:新时代的"考卷"是什么?我们如何答好人民出的考题?党校教师引导学员将历史与现实对接,认识到"赶考"永远在路上,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考题,每个共产党人都是永远的考生。这种参与式、沉浸式的教学方式,让"赶考"精神内化为学员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西柏坡党校的档案室里,第三组初心密码藏在那些泛黄的电报手稿和会议记录中——"立规矩、讲纪律"。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制定了请示报告制度、健全党委制等多项制度,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执政做了充分的制度准备。今天,西柏坡党校将这些历史文献转化为教学案例,通过情景再现、角色扮演等方式,让学员深刻理解制度建设的重要性。一位参加过西柏坡党校培训的干部感慨:"看到毛主席亲自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电文,我才真正明白,守纪律讲规矩不是束缚,而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障。"这种以史为鉴的教学方法,让制度意识在学员心中生根发芽。
西柏坡党校的独特之处,在于它不仅是初心的守护者,更是密码的破译者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,党校将静态的历史转化为动态的教育资源。在"重走革命路"的体验教学中,学员们背着行军包走在山间小道上,感受革命先辈的行军艰辛;在"支前劳动"实践课上,学员们推起独轮车,体会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;在"民主生活"情景模拟中,学员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锤炼党性修养。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,让初心密码从历史走进现实,从书本走进心灵。
西柏坡党校的课堂上,学员们既是密码的接收者,也是新的密码创造者。一位90后学员在结业感言中写道:"过去觉得'不忘初心'是一句口号,现在明白了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坐标。我要把西柏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,让初心密码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。"这正是西柏坡党校教育的成功之处——它不仅传授知识,更点燃心火;不仅解读历史,更启迪未来。
站在"两个一百年"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西柏坡党校如同一个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,指引着共产党人不断破译初心密码,校准前进方向。每一期培训班的结业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;每一位学员的离开不是结束,而是初心密码的又一次传播。当我们真正读懂西柏坡,也就读懂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能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。这些密码穿越时空,历久弥新,照亮着新时代的长征路。
某单位赴西柏坡学习图片。